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材料內容】
李老師第一次帶班,她發(fā)現(xiàn)中班幼兒比小班幼兒更喜歡告狀,教研活動時,大班教師告訴她說中班幼兒確實更喜歡告狀,但到了大班,告狀行為就會明顯減少。
(1)請分析中班幼兒喜歡告狀的可能原因。(10 分)
(2)請分析打扮幼兒行為告狀減少的可能原因。(10 分)
【參考答案】
(1)中班幼兒由于道德感發(fā)展、希望引起教師關注、語言發(fā)展不完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等原因,導致經常出現(xiàn)“告狀”行為。①道德感是幼兒評價自己或其他幼兒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幼兒“告狀”行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兒道德感發(fā)展,具體原因分析 如下:中班幼兒已經能夠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中班幼兒會因為自己在活動中遵守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樂。此階段幼兒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同時也開始關注其他幼兒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并由此產生相應的情感。當幼兒認為同伴的行為不符合道德標準時,即會出現(xiàn)材料中所述的“告狀”行為。②中班幼兒愛告狀也有可能是為了引起教師的關注,吸引教師的注意力;在幼兒園里,幼兒向教師傳達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過告狀,從而在告狀中引起老師的注意,表達他們的想法,或間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種結果。③中班幼兒的年齡大多在4-5歲左右,此時他們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點,在考慮問題時總是先考慮自己的感受,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別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講話,解決他們間的矛盾,往往通過告狀來解決問題。
(2)大班幼兒告狀行為減少,原因有如下幾方面:①大班幼兒的道德感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和復雜化。他們對好與壞,好人與壞人,有鮮明的不同感情。在這個年齡,愛小朋友、愛集體等情感,已經有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兒,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有所減少。②幼兒的羞愧感或內疚感也開始發(fā)展起來,特別是愧疚感從幼兒中期開始明顯發(fā)展,幼兒對自己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會感到羞愧,致使“告狀”的行為有所減少;③大班幼兒的獨立性有所發(fā)展,不在單純的依賴老師去解決問題,而是能夠和同伴相互協(xié)商進行問題的結局: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和日常生活培養(yǎng)幼兒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和評價能力,提高幼兒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獨立性不斷增強,減少幼兒的違紀行為,各種告狀行為自然而然就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