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認為,教學不只是傳遞和執(zhí)行的過程,而是( )的過程。
A.單項培養(yǎng)
B.關(guān)注科學發(fā)展
C.注重學習成績
D.課程創(chuàng)生與開發(fā)
【答案】D
【解析】新課程提倡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課程創(chuàng)生與開發(fā)的過程;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過程重于教學結(jié)果;教學更關(guān)注人而不只是科學。因此,本題選D。
2.我們在進行閱讀時,經(jīng)常一邊看書,一邊在書上勾勾畫畫。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
A.精細加工策略
B.復述策略
C.組織策略
D.調(diào)節(jié)策略
【答案】B
【解析】復述策略是一種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策略,指為了保持信息而對信息進行多次重復。常見的復述策略就是劃線。故答案選B。
3.嬰兒出生后依靠吮吸反射吃奶、喝水,后來嬰兒又依靠吮吸感知外界事物,這在皮亞杰看來,這個過程是( )。
A.同化
B.組織
C.順應
D.運算
【答案】A
【解析】皮亞杰認為個體的心理機能包括適應和組織。適應包括同化和順應兩種認知技能。同化是兒童利用已有的圖式把新刺激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中去的過程。順應是兒童通過改變已有的圖式或形成新的圖式來適應新刺激的認知過程。題干涉及嬰兒使用同一圖式解決不同問題,屬于同化過程。故答案選A。
4.學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答案】A
【解析】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教育法即擺事實講道理。故答案選A。
5.“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是古代哪國教育的典型特征( )。
A.希臘
B.羅馬
C.埃及
D.印度
【答案】C
【解析】“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是古代埃及的典型的教育特征。故答案選C。